3 诊断原则
  根据一年以上连续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,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、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(或)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,结合末梢循环功能、神经-肌电图检查结果,参考作业环境的职业卫生学资料,综合分析,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,方可诊断。

4 诊断分级

4.1 轻度手臂振动病

出现手麻、手胀、手痛、手掌多汗、手臂无力、手指关节疼痛,可有手指关节肿胀、变形,痛觉、振动觉减退等症状体征,可有手部指端冷水复温试验复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降低,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:

  a) 白指发作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;

  b) 手部神经一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期延长。

4.2 中度手臂振动病

  在轻度的基础上,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:

  a) 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远端指节和中间指节;

  b) 手部肌肉轻度萎缩,神经-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。

4.3 重度手臂振动病

在中度的基础上,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:

  a) 白指发作累及多数手指的所有指节,甚至累及全手,严重者可出现指端坏疽;

  b) 出现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或手部出现“鹰爪样”畸形,并严重影响手部功能。

5 处理原则

5.1 治疗原则

  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性治疗。应用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中西医药物治疗,并可结合采用物理疗法、运动疗法等。

5.2 其他处理

如需劳动能力鉴定,按GB/T 16180处理。

 

A.1 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、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,可引起手臂骨关节-肌肉的损伤,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。手臂振动病,主要是由使用振动性工具引起。从事手传振动的作业,主要有凿岩工、固定砂轮和手持砂轮磨工、铆钉工、风铲工、捣固工、油锯工、电锯工、锻工、铣工、抻拔工等。

A.2 关于“根据一年以上连续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”,是指密切接触手传振动连续作业工龄在一年以上;且接触手传振动加速度超过GBZ 2.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,或有手臂振动病的职业流行病学资料支持。

 

——GBZ 7-2014 《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》